我校代表参加2018年中外合作办学校长论坛

时间:2018-09-21作者:牛同利文章来源: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浏览:402

应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邀请,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牛同利代表我校,于2018915日至917日赴长春参加了由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主办,教育部《神州学人》协办的2018年中外合作办学校长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回归本科教育 以本为本 发展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论坛历时一天半,参会人员规模为150人左右,21位来自教育部有关部门的专家,国内知名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业务部门的领导,围绕着“中外合作办学与一流大学建设”、“重塑本科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等四个论题进行了主旨报告和经验分享。报告人员中,既有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专家学者,也有宁波诺丁汉、西交利物浦、昆山杜克、上海纽约、广东以色列理工等中外合作大学的校领导,北航中法工程师、吉大莱姆顿、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西工大伦敦玛丽女王学院、电子科大格拉斯哥学院、北工大都柏林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等合作办学业务单位的院领导。

通过全程听取此次论坛的所有报告,对本次论坛的感受主要包括:

一是站位高远。论坛内容紧密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关于发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当前和未来中外合作办学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是中外合作办学战线积极响应、主动学习大会精神的一种体现。

二是专家云集。大会主报告和专题报告演讲者是教育部有关方面专门从事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和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专家,是中外合作办学研究领域和本科教育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主题论坛演讲嘉宾则是来自中外合作办学战线一线的管理者和实操者。

三是专业性强。论坛报告内容多样、覆盖面广,既有政策解读、理论探索,也有经验分享、案例解析。专业人士探讨交锋专业问题,而且都是中外合作办学领域遇到的最新情况。

四是参与度高。这次论坛规格适中、规模适度,参与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都能从论坛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和需求。无论大会交流者,还是专心听取对自己有启发和借鉴意义者,大家都表示收获满满。

关于此次论坛有关报告所传递出的信息,主要总结为:

一是要更完整更精准地理解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和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要求和希望。要以更加开放的智慧和更加果敢的勇气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发展,切实将工作重点落实到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上来。

二是要更全面更深入地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发展。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中外合作办学事业不能停留在以引进高等教育资源为主的局面,而且要真正做到既要积极有质地“请进来”,也要努力有效地“走出去”。

三是要更扎实更有效地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综合质量。无论哪种方式、哪种层次、哪个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其生命力、竞争力和认可度的根本标准还是质量,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应该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根本遵循和永久追求。

四是要更积极更多样地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这次论坛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中外合作办学样式和风格,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基于办学实践的思考和观点。但我们不能止于此,不同机构和项目有各自的难点和痛点,教育主管部门期待着新时代的新作为。

五是要更重视更投入地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工作。“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是中国高等教育书写新时代“奋进之笔” 的重要举措,这次论坛聚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也是希望借此促进和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战线更好地顺应国家教育大计。

六是要更主动更自觉地推动“双一流”建设,为“双一流” 建设作出更有价值的贡献。无论近、中、远目标,无论宏观、中观、微观考量,我们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目的都是推动我们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化。中国要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中国要引进、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但更要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高兴地看到,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等为代表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众多参加这次论坛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开创性的贡献,我们更希望和期待各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一步探索,自觉融入国家“双一流”建设。

七是要始终牢牢把握和坚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培养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的根本追求,中外合作办学也不例外。我们希望中外合作办学战线在这方面有更积极和有效的探索,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党的领导、改进思政课程,努力向世界展示合作办学的中国理念、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八是要切实始终服务于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始终从服从和服务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开展好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关注和配合《中外合作办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修订,协同教育部有关部门做好与中外合作办学相关的情况调研、经验总结、理论研究和宣传引导等方面的工作。